依靠科技创新 打造绿色化工——陈长斌总经理抓环保工作纪实

陈长斌同志是安庆市曙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,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高纯度固体氰化钠(钾)生产企业管理者。多年来,他坚持曙光化工“企业发展,环保先行”的管理理念,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律、法规,深入开展节能减排活动,实现生产过程中废水、废气实现达标排放,持续改进环境管理绩效。公司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环保先进企业、全国化工“九五”、“十五”和“十一五”环保先进单位, 2004年通过ISO14000环境和GB/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,2006年4月被评为全国职业卫生示范企业。2010年通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所属国际氰化物管理协会《氰化物管理规范》生产认证,是中国最早通过该认证的氰化物生产企业。现将陈总抓环保工作情况汇报如下:
一、建立环保组织机构,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工作网络
陈长斌总经理一直主抓公司环保工作,高度重视环保管理机构建设和基础工作的扎实、规范。亲自担任公司环境管理委员会主任,在公司配备专职环保管理部门安全环保部,并在各部门及班组配备兼职环境管理员,按要求设置了环境监测站,配备了专职环境监测人员,形成自上而下的环境管理网络。
在环境管理制度建设方面,按照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,结合公司具体情况,制定了《员工环境行为规范》、《环境管理条例》、《环保采样规程》、《环保分析规程》,发布了《环境管理方针、目标和污染控制指标》及《管理体系手册》和《程序文件》,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,循序渐进。
在环境监测机构和设施配备方面,设立公司环境监测站,并配备了一整套大气和水质监测设备,建立了环境监测台帐,并严格按照各类污染监测标准开展环境监测工作,及时公布结果,接受员工和社会监督。并在公司废气排放口、废水和清净下水排口安装氰化物在线自动监测仪,实现了氰化钠生产废水、废气在线监控,保证了氰化钠装置废水、废气中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。从源头杜绝污染事故发生。
二、加强生产过程运行控制,实现节能降耗
化工生产过程为连续化生产,长周期稳定运行,对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有关键作用,为此,陈总在保证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上作文章,他带头组织QC攻关活动,通过优化工艺指标,使装置各主要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,从而实现满负荷优质运行。与此同时,在做好生产装置运行控制的基础上,对影响节能降耗的主要过程进行改造,实施了以下改进措施:
1、对成型工序原需溶解回收的固体氰化钠破碎片体,改为直接回收输送到成型机压片,每年可多制片体产品820t,避免二次蒸发,节约中压(1.0MPa)蒸汽2296t,节约低压蒸汽(0.3Mpa)1312t。
2、对原直接排放的蒸发蒸汽高温冷凝水(约90℃)进行换热和回收加入循环水系统,不仅利用其余热加热含氰废水,提高污水处理进水温度,减少了废水处理工序加热蒸汽消耗,同时又使循环水系统减少补充新鲜水量12万吨/年。
3、对生产过程中废水综合利用,在废水污染物减排方面,将生产装置设备清洗废水的进行回收进入生产系统加工成固体产品,每年减少生产过程中氰化钠的流失约35t。将部分工艺冷凝水用作废气粉尘洗涤水,不仅减少污水排放,而且每年从废气粉尘中回收固体氰化钠约185t,创造效益约350万元。
4、改变含氰废气洗涤塔结构,不仅提高了含氰废气粉尘洗涤效果,而且有效防止废气粉尘洗涤塔堵塞问题。改善装置岗位操作环境,减少废气中污染物排放。
三、通过技术创新,实现减污增效
在节能减污方面,多年来,陈总一直坚持走科技创新的路子,通过开发出自己的清洁生产工艺,实现节能减污的目标。他新自主抓的节能减污的技改措施简介如下:
一、组织开发了我国固体氰化钠闪蒸干燥工艺,在相同生产能力下每吨固体氰化钠干燥过程废气排放减少5000m3,减少中压蒸汽用量3吨,使固体氰化钠单位成本下降500元,达到了减污增效的目的。
二、组织发明《一种制备高含量氰化钠液固分离方法》被省专利局批准为专利。该专利将真空过滤技术引入氰化钠生产,与传统离心分离技术相比,一是解决单机产能过小和故障检修频繁的问题,二是减少离心机洗网水进入液体系统,降低蒸发产能和增加成本的问题,该专利技术投用,年减少中压蒸汽消耗3200t,减少废水处理量4800t。创经济效益61.6万元。
三、组织氰化钠蒸发工艺节能改造,改造蒸发真空喷射泵,节约蒸发真空驱动中压蒸汽,减少蒸发过程含氰废水排放。此项技改实施后,全年共计节约1.0MPa蒸汽32400t ,减少蒸发含氰废水32400t,共计创经济效益620.17万元。
四、在废水未端治理方面,他积极寻求氨氮废水治理新技术,2004年同河北工业大学联合开发了斜法沸石吸附废水氨氮处理设施,解决了低浓度氮氮废水治理难题。
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,公司节能减排效果明显,到2014年底吨固体氰化钠产品综合能耗从“十五”末490kg标煤降到269.18kg标煤,节能率达45.06%。废气中氰化氢含量由1.5mg/m3降为0.3mg/m3。
四、重视环境保护基础工作,加大环保工作考核力度,实行全员环保管理
在日常环保工作中,陈总不断加强环境管理,坚持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检查,对环境污染事故、事件实行环保否决权。他每周坚持参加对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监督检查,及时督促责任部门进行整改,实行闭环管理。另一方面,他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,不断加大环保工作考核力度,组织制订公司《岗位工资、效益工资安全、环保、质量事故否决权规定》,每月对各部门执行环保制度和落实环保工作进行考核,根据环保工作完成情况的考核结果,实行了岗位工资和效益工资环保否决权,从而保证各项环保规定落到实处,形成全员关心环境管理的良好局面。
五、持续开展清洁生产审核,提高装置清洁生产水平
2008年、2013年公司两次开展了两轮清洁生产审核,陈总以此为契机积极在内部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各项工作,担任公司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小组组长,并聘请有专业审核资质的机构开展技术服务工作,在公司两轮清洁生产审核中,实施了7个中/高费清洁生产技术方案和46个清洁生产无/低费方案,共投入资金190多万元,所有清洁生产方案全部按计划完成,并顺利通过省、市环保部门验收。
自2008年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以来,陈总持续狠抓清洁生产,节能减排工作, 每年利用装置大修和技术改选之机,制定和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方案,使公司固体氰化钠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逐年下降,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。
六、认真落实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
在环境应急方面,陈总要求做到防患于未然,认真落实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基础管理工作。组织制订了《突发事故环境应急预案》,同时根据装置生产实际定期对公司《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》和《生产装置紧急事故处理方案》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完善,坚持定期组织和参加公司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,每间次事故应急演练均将环境应急处置纳入演练内容。
与此同时,陈总在事故应急设施和装备上加大投入,按事故应急需要常备应急物资和器材,在所有液体危险化学品贮罐区设立防泄漏围堰,对装置区地下排水管线进行改造,加装了控制阀门,并对污染物收集系统进行改造,利用污水站雨水收集池和备用污水监测池建立了一套能够收集744m3的事故状态清净下水系统,从而保证突发环境事件的环境应急需要。
我公司氰化钠装置创1995年投产以来保持无任何环境污染事故和污染投诉的良好记录,是曙光化工“企业发展,环保先行”的理念结果,也是对陈总一贯重视环保工作回报。面对公众日益提高的环保需求,陈总反复强调各级人员要加强环境风险意识,在环境管理工作中,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,按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持续改进公司环境绩效,继续抓好节能减排工作,达到提高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的目的。

 

主办:安庆市环保联合会  承办:安庆市环保协会  技术支持:众和网络
地址:安庆市纺织南路21-1 邮编:246000 E-mail:aqaefbgs@163.com Tel:(0556)5560315
备案号: 皖ICP备15012341号-1